查看原文
其他

有多少思春期少年晚上在偷偷看广播体操?

怪物马戏团 BB姬 2022-01-19


怪物马戏团 | 文


你不可能没听过广播体操。


就在前段时间,国行Switch的《舞力全开》加入了一段编排很带感的《青春在召唤》,这显然是在致敬曾经的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


在这一小段舞蹈中,任天堂演示了广播体操可以有多潮。在三人组的C位开始放飞自我的那一刻起,一道无形的聚光灯就打在了他身上。而且这一段舞真要好好跳下来,那运动量可不是开玩笑的。



可以说,只要生在中国,那就几乎不可能离开广播体操这个东西了。它陪伴了一代代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多半藏着一堆思春期的小回忆。


比如每一部中几乎有一节叫“体转运动”,我打赌有很多人都会在那一节,借着活动腰部的拙劣借口回头看妹子。因为我每次在B站看广播体操的视频,到了这一节就会飘过这种弹幕。



只不过,对于普及度如此大的一个东西来说,其实很多人对它的了解程度却少得可怜。仔细想想,我在这之前还真不知道广播体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成了全中国学生的国民性运动。而且要不是我为此去查了资料,也不会看到原来广播体操还有下面这动图的一面。



@仲村真弘


其实广播体操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东西,有可能比很多人想得还要古老。而且我们经常说的“第*套广播体操”背后,也是有细致分类的。



比如我们常接触的广播体操就分成大众版和学生版两种。“第九套广播体操”这类命名模式一般指面向全体大众的体操,而学生熟悉的广播体操实际上只有三套。


不过这三套里,又细分成了小学版和中学版,以及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幼儿版。大家熟悉的“时代在召唤”就是第二套学生操的中学版,而“雏鹰起飞”则是同一套体操的小学版。



但不少学校会把小学版的操拿来给中学生做,可能因为反正它们都已经够社死了,两者相比看起来也找不出太多区别。幼儿版体操除外,毕竟让一群快要成年的高中生咧嘴笑着学企鹅摇屁股,这事实在是过于硬核。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接触第三代广播体操的人跳的是“七彩阳光”,并将其广泛传为“凄惨阳光”——这其实是个面向小学生的广播体操,我打赌你们没料到自己被当了几年的精神小学生。



提到广播体操,很多学生首先都会有点嫌弃地想起它的“土”。这一半是因为它确实是个七十多年前的东西,年龄基本和爷爷辈一样大。


其实,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左右就开始推行广播体操了。在那个年代,民众的身体素质普遍糟糕。别说健身了,在那之前不久的民国时期,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



国家想要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改善这个情况,这就催生了广播体操的出现。当时如果推崇更激烈的健身方式,以那时候大众的身体素质,根本不切实际。于是人们就参考在日本20年代出现的辣椒操,弄了一套运动量较少的健身操。


其实所谓的辣椒操就是广播体操,“辣椒”只是用日语读radio这个词时,把r变成l的发音而已。


从那之后,广播体操就一直陪伴一代代中国人,从幼儿一直到老年。它自身也进化了一代又一代,如果太难,下一代就会变简单;如果大家吐槽明明在做每个环节的时候,人都在呼吸,那特么为何还要加入一节“呼吸运动”,下一代就会把它砍掉。


这段历史里,改变的不止是广播体操的配乐和模式,国家对广播体操的推广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举例来说,这是1995年宣传第七套广播体操时,官方的演示视频:



而下面这个是第九套广播体操最近的官方演示:



不知为何,这标准的演示视频,就是能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观赏感,也许这就是运动的快乐吧。


运 动 同 好



很多人喜欢将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相提并论,可能因为它们两个都是占据宝贵下课时间的“罪人”;但其实两者相差甚远


对了,这是央视眼保健操的演示人


相比之下,眼保健操身上的喜剧色彩要浓厚得多。且不说它是一个体育老师完全自创的东西,没被任何其他国家采用,一生里还被海量科学研究猛锤其按摩部分完全起不到保护视力的效果,只会让上了撤硕不洗手的熊孩子感染眼角膜。


出自B站@北省文人


眼保健操的创造人发明它,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视力下滑。他还把这套操推给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于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眼保健操就一边被推广到各大中小学,一边见证自己的创造者和他的两个孩子视力暴跌



当然,要说眼保健操没效果也是不公平的:它能强迫各位在课间闭上双眼,这事对视力的好处可能比不少人想得还多一点。



相比之下,广播体操的作用可要大多了。首先它在编排上的合理性就高了不少,比如每一套广播体操都是从四肢的运动逐渐向胸腹发展,以防最初的运动太剧烈,毕竟广播体操出现时的国民体质普遍脆弱。


而且,它的确很好地把伸展运动和有氧运动结合在了一起,让运动量保持在一个确实有效,又不会过于激烈的程度(只要你在认真做)。



体操中让很多人头大的“跳跃运动”,其实就是低配版的波比跳,好好跳下来,能燃烧的能量也不少了。


总而言之,广播体操就是在五分钟内能完成的最好的健身方式之一。它的锻炼面面俱到,每一节都是全身运动——没错,那节你多半叫错了多年的“全身运动”,其实是“蜷伸运动”,不是只有它在运动你的全身。



只不过,谁会在学生时代认真做广播体操呢?


课间活动时间就那么点,还得去操场来上一段社死蹦迪,运气不好蹦得太标准,没准还要被逮去参加广播体操比赛,成为校领导面子工程上的一块砖,在别人把妹的时候做伸展运动。


少年们幻想着在少女前跳街舞、弹吉他,可严酷的现实总是逼迫他们在操场上模仿太阳骑士。所以无论怎么想,对于尚未被腰酸背痛折磨的青年们来说,广播体操都不可能是个讨喜的东西。




但这不能阻止大家改变它的形象,没有任何东西能束缚住青春的魄力。


“几乎没有”


我猜,如果拍摄《情书》的岩井俊二生在中国,或者哪天拍了部以中国青春为背景的电影,那里面多半会有一段经典的广播体操镜头。


其实仔细想想,广播体操真的土吗?它的土主要来自那穿越几十年找到你的播音腔,再配上堪称欲望摧毁者的老式校服。不要说广播体操,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哪怕年轻五十岁的麦当娜亲自上阵,都不一定能洗掉那土成大地之子的质感。


如果跳的人穿的是热裤露脐装,配乐换成REMIX版,广播体操还会土吗?人们确实在这么尝试,虽然中小学生明显不适合这样的广播体操文化,但一旦进入大学,以及随后那些不再有广播体操的日子,大家就会开始用特别的方式去改装它。



就像是总有一天,你会开始怀念小时候的老土玩具,思考课本上的小明最后到底有没有追到小红。


于是不论广播体操的音乐,还是广播体操本身,都衍生出了一种特别的潮文化。其实它们要多潮也没多潮,但的确够特别,可能全世界只有我们有了。



在网易云,你能找到很多改编过的广播体操配乐。如果你以为这些Remix版本是去掉播音腔报操名,换上合成器和电子鼓,那错了,其实是反过来的:播音腔总是存在。回忆里最土的能个部分,反而成了最能代表回忆的东西。



而那些依旧在做着广播体操的人们,总是会怀抱一个永恒的理想:有一天,自己会偷偷潜入广播室,替换掉这土得掉渣的配乐。就像是小学生们总想把儿歌里的“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换点东西。


安迪在肖申克监狱放费加罗的婚礼,你在学校操场放《雏鹰起飞·TRAP Remix》,你们都获得了RESPECT。



这样的幻想很少成真,但不影响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广播体操的老土。


比如十年前出名的那位“操帝”。其实大家已经找到了他的真名和就读的学校,但普通姓名容不下他的气场,十多年过去了,他依旧被称为操帝。


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发掘了广播体操的隐藏魅力:原来这东西要闪耀起来根本不需要短裙和电音,你只用把灵魂投入做操的过程就行了,400%的灵魂。


据传当年甚至有人骑摩托来专程看他做操


因为他的演绎,广播体操离哥萨克舞只差了一句苏卡不列。要说之前那段《舞力全开》的舞蹈没从操帝身上寻找灵感,我是不太相信的。


那之后,“操帝”这个称号就成了火影忍者,传了一代又一代。很难说清他们中到底哪一位能称上真正的霸主,要把他们全聚在一起搞一场比赛,那定是比广播体操大赛看着更过瘾。



对了,不能忘记这出招前摇


这样的反抗,会一直持续到广播体操退出我们的校园生活。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这老土的体操真变成了回忆里的青春,而你被工作和岁月侵蚀的身体发出了生锈齿轮般的呼喊。


它们开始想念广播体操了。


这时,当你回过头看那些曾经召唤过你的时代,曾经凄惨过的阳光,可能会突然发现它们的好:所有的广播体操都是为了缓解各种劳损伤,哪怕做完后,你很快就要被拖去上那节变成数学课的体育课,这短短的五分钟也确实活动了你的身体。


这学校的自创课间操,已经因为太扰民被举报了


谁知道没了广播体操,我们的衰老会提前多久到来呢。


于是到了中年人的世界,大家又开始推荐起了广播体操。只可惜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没了督促和自由时间,广播体操恐怕永远成了个停留在回忆里的东西。


事实上,就连广播体操本身,都不知道还会继续存在多久。它确实陪了我们半个多世纪,然而最近几年,一些广播体操其实已经被替换成了很像是太极拳的“八段锦”,越来越多的学校还将此作为考试项目。


感受宁静


可就算广播体操消失了,就算它曾让我们社死,“夺走”了我们的课间休息,它确实也做了一件好事:让我们从小有了每天都要运动的意识。


毕竟生命在于运动,不论大家怎么打趣要躺平和咸鱼,脆弱的人体都是无法离开科学的营养和锻炼的。


所以看到这儿,还不快来放下拿了很久的手机,和我们一起,花五分钟做一套广播体操吗?



算了,太过社死,我还是选择健身环吧。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